6月10日至11日
云南省2023年
(资料图)
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宣传展示
暨“七彩云南·非遗购物节”系列活动
在普洱市茶马古城旅游景区举办
在茶马古城旅游景区广场上,来自全省各地60余项传统工艺类、传统医药类、传统饮食类的非遗项目集中展示,非遗传承人带着自家“绝活”和文创产品,现场展示非遗技艺、介绍非遗文创、开展体验活动,展区以“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”“品非遗美食 畅享普洱”“把博物馆带回家”3个主题为重点,打造多彩非遗街区,吸引市民群众“沉浸式”感受非遗魅力。
其中,昆明乌铜走银制作技艺、建水紫陶器烧制技艺、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、鹤庆银器锻制技艺、大理白族扎染技艺、云南围棋子(永子)制作技艺、傣族慢轮制陶技艺、普洱贡茶制作技艺等1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亮相普洱主会场,非遗美物精品荟萃,令人爱不释手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越来越多的非遗技艺在保护传承基础上,加大文创开发力度,非遗产品融入日常生活,让非遗和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。
普洱是“世界茶源”,茶文化源远流长。今年的主会场活动上,还特别开设了“传统制茶技艺”类的非遗项目特别展区,包括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、白族三道茶的茶俗文化、景谷心上仁茶厂茶叶拼配技艺、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等7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,为各地茶友献上了特色多元的茶文化体验。近年来,普洱市将非遗项目引入特色街区,运用“非遗+节庆、非遗+旅游、非遗+演艺、非遗+销售”的模式,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,为全省非遗进景区工作提供了良好范例。
在普洱主会场还开展民族民间歌舞乐及传统戏剧曲艺展演,普洱市民族歌舞团舞动起具有当地民族风情的布朗族舞蹈《茶·情》;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文化馆奏响彝乡热情的大三弦让《阿细跳月》感染力十足;丽江市民歌组合唱响纳西族民歌《栽秧古歌》、云南省滇剧院带来滇剧《游御园》片段……购物节现场热闹非凡。
活动采取线下为主、线上为辅的方式进行,让老百姓近距离感受非遗、体验非遗这一“新趋势”。线上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、项目保护单位、中华老字号、非遗工坊等参加电商平台直播、销售活动。
普洱地域广袤,民族众多,文化多彩
非遗项目遍布九县一区,
具有项目类别多、民族覆盖全、地区分布广,
传承人总量多、级别高等鲜明特点。
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,
犹如一朵朵绚烂之花,绽放着时代华彩。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